墓室内砖砌仿木结构。(受访单位供图)
不仅有流行的花卉卷草、假窗、启门图、舞伎图等世俗内容,还包括涅槃图、自在坐观音、一佛二弟子等佛教题材……一座元代早期墓葬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精美砖雕卓信宝,为研究元代关中东部地区宗教、文化、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是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近日发布的《陕西蒲城平路庙元代砖雕墓发掘简报》获悉的。
据介绍,此次发掘区域为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平路庙村西侧,共发掘墓葬35座,包括汉代墓葬3座、唐宋元时期墓葬14座、清代墓葬18座。其中一座元代砖室墓保存较完整,墓室内砖砌仿木结构,墓壁镶嵌精美砖雕,除世俗题材外,还有涅槃图、一佛二弟子和自在坐观音等佛教题材。这座墓葬虽未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材料,但墓中出土有元代“至元通宝”钱币。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均使用过“至元”的年号,并且在至元年间铸行过“至元通宝”,铸行时间分别是公元1285年至1294年、公元1335年至1340年。由此可断定该墓的年代不早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展开剩余51%同时,从墓葬形制来看,该墓为砖砌仿木结构单室墓,墓室内完全使用砖雕作装饰,在须弥座上立倚柱,于柱头上施斗拱承接屋檐卓信宝,柱间镶嵌高浮雕人物、花卉砖雕,这些特征与陕西关中地区和甘肃中东部地区宋金时期仿木结构砖室墓相近。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佛教题材图像均位于墓室三壁的中心位置,在整个墓葬中占据重要地位。
涅槃图位于正壁中央。墓葬中装饰涅槃图此前仅见于韩城盘乐村宋代壁画墓,将涅槃图置于正壁中央的做法,多见于宋辽佛塔的塔基地宫中,以彩绘壁画形式为主。此外,陕北地区宋金石窟中也流行涅槃图像,且多以浮雕或高浮雕形式表现,自在坐观音、一佛二弟子同样是其流行的题材,专家因此推断这座墓葬与陕北宋金石窟可能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自在坐观音图像位于墓室东壁正中。陕北宋金石窟中的自在坐观音主要反映现世救济思想,也有一些自在坐观音被赋予了度化亡者的职能,这座墓室中装饰自在坐观音,可能也是希望墓主能够得到观音的度化。西壁镶嵌阿弥陀佛与二弟子砖雕。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编辑 张冬娜)
发布于:北京市宝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